注册
  • 中国大苏网欢迎您!

推荐: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晚上睡觉时,手机到底要不要关机2020年太湖七都首届文化创意

主页 > 中国大苏网 > 资讯 > 正文
>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提要]这时我意识到,虽然智能手机里还有很多功能他还不曾用到,但是对于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说,这数字化生活是“上道了”。...

昨天夜晚将近一点,我在家庭微信群里分享了本市“最新疫情通报图”,没想到第一时间回复这条消息的是我爷爷。

我当时非常震惊,第一点震惊是,他老人家深夜一点还没睡觉,看来疫情所致,导致大家在白天睡得太多了;第二点震惊是,老人家深夜一点竟然还在网上冲浪刷新闻,关注着疫情,而不是看着电视里的抗战大剧。

这时我意识到,虽然智能手机里还有很多功能他还不曾用到,但是对于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说,这数字化生活是“上道了”。

我爷爷一共用过三部智能手机了,第一部手好像还是“中华酷联”里的某一部,具体型号我也不记得。但那个时候,流量费用还挺高,再加上安卓里各种恶意扣费的软件存在,家人教爷爷使用的,主要还是局限在“智能手机上,如何使用功能机的基本功能”这个范畴。

真正让我爷爷的手机变得“智能化”,还得从 2017 年我送出一部新手机,开始不定时的教学开始。

第一年

2016 年年末,出于我个人对智能产品的热切关注,再加上我一年在家的时间也并没有多少天,我突发奇想,决定抱着“己所若欲,必施于人”的态度,将我爷爷一把拉入互联网时代。

于是在 2017 年的春节假期,我将一部营销口号为“青年良品”的魅蓝 NOTE 5 送给了我年过七旬的爷爷,并且逐步将其变成一部“老年良品”。

在我的大师课程里,经过几小时的手把手教学,最终我爷爷在我的疯狂提示下,一步一步地发出了第一条微信动态。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尽管并不是老人家独自操作,但这条动态之于老人家,和 1987 年第一封邮件之于中国互联网,无疑具有相同的历史意义。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你很容易回想到小时候家里人检查你背课文的场景,大人提醒开头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然后你赶快背下这一句或者这一段落,然后呢?就是大脑再次卡壳,等待着下一个字的提示,最终磕磕绊绊完成整篇课文的背诵。

“这里要点双击”,“点那个绿色的按钮确定”,“找到这个功能要先右滑”...

这个时候,你会产生自我怀疑,厂商所谓的“交互逻辑”是否是只个营销词汇?

不过好在我发现“熟能生巧”这个成语是真理,老人并不是不能理解这些交互方式,更多时候只是不熟悉,或者从未接触过厂商的套路。

系统每一次的迭代升级都是建立在已有的功能上,如果你不知道 OPPO ColorOS 6,那对 ColorOS 7 的人性化改变就很难感知,如果你不是一个 iOS 用户,那 iOS 13.1 的升级,你可能根本就不会关注,也不知道那些的功能有什么作用。

这些基本的功能就已经构成了一定门槛,年轻消费者并不是更聪明,其实只是被培训过很多年的“手机操作者”。

这点在相机身上尤为体现,无论是反人类的索尼界面,还是相对人性化佳能界面,一个普通苹果手机用户,可能用过好几代 iPhone,但当她第一次购买相机时,依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熟悉这些操作逻辑。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但不同于老人的是,拖拉放大缩小,返回上一级,返回主页,这些都是共同的逻辑,因而上手也就快很多。

所以在教导老人用手机时,所谓拟物化、扁平化的图标都是不能作为已知信息去看待的,不然你会可能会暴躁,“明明这里画了一个相机,为什么老人就是找不到呢?”。

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下面的图形语言,如果没有文字说明,没有经过“科目一”“科目四”考试的年轻人,是很难知道其中含义的。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老一辈的学习能力需要靠耐心与真心来弥补,等到春节结束时,除了基础的通话功能,查找联系人,打开浏览器,相机,微信聊天,字典,切换成手写或五笔输入法之类的基础功能,其他进阶的操作,老人家绝大多数还大多是记不住,或者一知半解的。

一些可能给老一辈带来资金安全隐患的支付 APP 也不敢随便绑定,熟悉了基础的社交类功能后,我的指导任务就暂时告一段落。

尽管后来我爷爷的朋友圈寥寥无几,还迅速被 60、70 后同化,譬如“鸡汤类”、“专家说”等等。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在这一阶段,在识别谣言的能力上,你会发现中年人与老年人水平相当,都显著低于“数字时代原住民”,如果你不介入老一辈的信息接受渠道,老人很可能沦为“传谣扩散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荐官媒给他们关注,这时权威媒体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年

我记得在 2018 年,互联网上出现很多心灵手巧的人,她们用手绘、视频录制、PPT 等形式制作了精致且形象的智能手机使用手册。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这种生动形象的教程相比文字教程要充满趣味性,但是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图文的教导依然十分有局限性,长辈看得懂大概,但具体操作跟不上,用来给老人事后复习效果还是不错,如果第一次教学,最好还是面对面传授,这样和家人在一起时,老人也会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第二个是使用环境,老一辈的交际圈很少有智能手机用户,这意味着你绝大多数的社交都不需要依靠手机 App,就像学英语一样,没有这个语言环境供你反复练习,也很快容易淡忘。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不过好在,家人对老一辈的“反哺”是齐心协力的,我在外地的某一天,突然收到了来自老人家的视频通话请求,倍感惊奇,尽管我教过,但并不认为老人家已经熟练掌握,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亲戚之间小聚时不时地在指导。

视频通话这种超越空间的沟通方式,其实在增加着情感的厚度,这无疑是当代人的幸运,老一辈体会到互联网的好处以后,可能会更加主动的接触学习。

此外,我有一个机智的队友,我的妹妹,当时在武汉读书离家近,教学方便,也一针见血。

比如,某一天我微信莫名收到老人家的多条消息,打开看...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这一年,我爷爷主要学会了微信支付,去超市买菜,售货员都说“您很潮啊”,老人家特得意,学的兴致也高。

不过,老人家对手机支付这块非常谨慎,比如只相信“微信支付”,因为和聊天一样都在同一个 App 里,但是绝不对相信“支付宝”,对他还不熟悉但是涉及金钱的 App 非常敏感,这种警惕心也算是好事。

在第二个阶段,实际上老人已经掌握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逻辑,可以进一步学习各种常用 App,初步享受到数字化生活的乐趣。

第三年

关于手机摄像头,不只是老人家,我觉得就算是我爸妈的手机摄像头,也基本都是摆设,现在他们用着华为 Mate 20 Pro 和 iPhone X,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用过主摄以外的镜头,而相册里绝大部分都是文件资料。

这一年,我把我自己用过一年的小米 MIX 2 给了我爷爷,在我换机的过程中,意外发现魅蓝 NOTE 5 的相册里还有不少照片。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有些照片还有点居中对称,二分构图法的意思,对于过去不曾接触此类事物的老一辈而言,运用新时代的工具同样在重新探索着生活的美好,留住独特的珍贵记忆,因为新事物而增加一些幸福感,我觉得智能手机的价值,是得到体现了。

看了那几百张照片,其中不少废片,我发现光学防抖对于有意向使用相机的长辈们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功能,成片率大幅提高,能留下可用的画面,比其他噱头要有价值得多。这让我思考,如果老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旧的旗舰机,可能比千元机要更加适合。

在这一年,熟悉线下支付后,老人家也开始接触网购了。我想了想,还是安装了四亿人都在砍的拼多多,一方面老人家买些生活用品,拼多多有肉眼可见的折扣,只要不是补品都没啥问题;另一方面,淘宝也不支持微信支付,重新熟悉支付宝(功能冗余也是一方面),绑定银行卡,跨支付平台转账这些学习成本目前还是太高。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最近由于疫情影响,我爷爷还跟我抱怨,“前几天买的菊花茶不能发货,已经退钱了”。

前面说了,家人对老一辈的“反哺”是齐心协力的,在晚辈的指导下,老一辈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在“同辈”的带动下,小区越来越多的老人也开始尝试接触智能手机,现在约麻将都可以靠微信语音,颇有“生态化反”的效果。

如今,家庭群里老人们开始了日常唠嗑,当然,正常情况下,年轻人对于这种事不关己,而且全语音的消息是不太感冒的...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写在最后

代际传承并非从老到幼,老龄化社会就在眼前,在智能手机这一块的知识扫盲不能只等待政策,数字生活确实是现代人的福祉,老一辈也应该体面地去享受。

其实在过去和很多朋友都聊过这一话题,她们有想要教老一辈人使用智能手机,但老人不识字,视力不佳,年龄太大学习能力不行等等,都是难以克服的阻碍,这点实属遗憾。比如我奶奶,我教导“双击图片放大”这个操作时非常艰难,普通人很难想象,其实是老人家理解这个操作,但由于双击的手速跟不上,成功率很低,于是我只能转教为“双指拖拽放大”。

老年人内部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腾讯以前出过一份与“老年人微信生活”相关的报告,他们发现,年龄越小,收入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越可能使用微信,学习越积极,越乐于参加社会活动的老者,微信掌握得越好。所以在“数字化反哺”这条道路上,也不可强求。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

在我爷爷用上智能手机的这三年里,其实我们并没有系统地去教学,也不存在某一个专业“科普帖”,这种教学主要来自于心态与耐心,而非对于数码设备掌握的能力。

最近,我还教了我爷爷奶奶使用抖音和火山小视频...欣赏短视频的门槛,相比阅读文字要小得多,期待下一次分享,也祝大家的长辈都能感受到“数字生活”的美好,通过一块屏幕,享受和家人互动陪伴的时光。

题图来自:吾老之域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折叠手机
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02-2019 中国大苏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